↑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对人自身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东西方文化传统都充满人文关怀。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东西方在人文主义发展中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东方侧重人的社会性,西方则更重视人的个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孔子反对以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形,他愤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这些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行为准则。圣人教导我们“成仁”“成圣”,但没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佛家就告诉你为什么要“修行”“成佛”,因为这世界太苦了,谁也不能摆脱生老病死;道家也告诉你为什么要“得道”“成仙”,因为“道”是万物本源。所以,魏晋以后儒家与“佛”“道”一对阵稀里糊涂就败下阵来了……于是宋代儒家学者就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并提出来“存天理、灭人欲” ……教材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评价更多的是否定,但它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

——袁腾飞

材料三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薄伽丘《十日谈》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四 文艺复兴以来……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过于偏激,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的下降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因而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早期儒家思想中体现材料一观点的内容。(2分)

(2)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儒学家是如何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的?(4分)你认为袁腾飞老师说“存天理、灭人欲”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的理由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思想家为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主张。(4分)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