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①帝简拔以陛下 (     )

以咨之 (     )

③是以众议宠为督(     )

④必能使行阵和睦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上文中作者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摆出了哪些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用自己的话作答)请你另举一例说明亲贤远佞的“利”。

宣和(宋徽宗的年号)年间,芒山(今河南境内)有盗临刑,母来与之诀。盗谓母曰:“愿如儿时一吮(吸)母乳,死(将)无憾。”母怜之,与之乳(奶头)。不愿盗啮(咬)乳,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狠毒)耶?”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点),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

(选自《读书镜》有删改)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事件,并说出文中的芒山盗走上不归路的两个原因。

5.上文中个人成长的沉浮和《出师表》选文中朝廷生存的兴衰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性?请作简要分析,3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