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邦乂,字唏稷,吉州吉水人。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旧家,实娼馆也。邦乂初不疑,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博通古今,以舍选登进士第,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阳县。会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曰:“尔悉里中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明即请行,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越翼日,讨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高宗如浙西,留右仆射杜充为御营使,驻扎建康,命韩世忠、王燮诸将悉听充节制。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渡冈沙,充遣陈淬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自,战数合,胜负未决。燮拥兵弗救,淬被擒,燮兵遁,充率麾下数千人降。金人济江,鼓行逼城。时李槐以户部尚书董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守建康,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槐、邦光率官属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宗弼不能屈。翼日,遣入说邦乂,许以旧官。邦乂以首触柱础流血,曰:“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翼日,宗弼等与槐、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邦乂叱槐、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有刘团练者,以幅纸书“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无多云,欲死趣书‘死’字。”邦乂奋笔书“死”字,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胜愤,遥望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给予帮助)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事闻,赠直秘阁,赐田三顷,官为敛葬,即其地赐庙褒忠,忠襄,官其四子。

(节选自《宋史·杨邦乂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

B.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

C.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

D.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秩”指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涉及官职变动的常见词还有“擢” “迁”

“擢”是官职调动、升职、贬官的常用词语,“迁”指提拔、提升。

B.辰时:早上7点到9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第一个时辰为子时,是23点到1点,未时是13时到15时。

C.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臣子等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D.“麾下”是汉语中的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邦乂在郡里求学时,被同学托言是到故友家而被骗到娼馆,酒行了几遍后才知道真

相,先是惊愕,后马上快步回到宿舍,脱下衣服帽子烧掉,痛哭流涕深深自责。

B.杨郭乂做溧阳知县时,为对付占府城杀官吏的叛卒周德而对犯人赵明恩威并施,在杨

邦乂赦罪报功封爵的许诺下,赵明第二天就主动请缨,几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C.宋朝将领在金兵面前或逃或败或降,使得金兵渡过长江直逼建康城;宋朝大臣们也屈

膝迎拜金帅完颜宗弼;而杨邦乂却在衣襟上写下血书,表达誓死效忠大宋的决心。

D.宗弼软硬兼施,又用许诺恢复杨邦乂原有的官职来诱降他,杨邦乂不为所动,抱定必

死的决心,即使如此,金人也不敢加害他,后来他又怒骂宗弼,才被杀死并剖心。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