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带有历史性的声明,即所谓“舒曼计划”。“计划”提出法国政府的建议:“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均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它直接促成了1951年西欧六国《巴黎条约》的签订。

——摘编自岳伟《战后鲁尔问题研究1945-1953》等

材料二欧共体12国签署的《马约》在经济方面确定了建设统一大市场、协调经济政策,实现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统一的规定等,并促成了欧元的出现和欧洲央行的成立等。此外,《马约》在政治方面包括了外交、防务、内政、司法以及社会等方面职能的条款。在这一条约生效20年之后,欧盟已经拥有28个成员国,超过5亿人口,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市场,欧盟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

——刘玉龙《国际条约与世界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51年《巴黎条约》”的直接成果,并简述其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欧盟成立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的积极作用。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答案】(1)成果: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或答欧洲煤钢联营)

影响:加强了成员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作用: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趋势:参加一体化进程的国家增多;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一体化领域不断扩大。

【解析】第一小问“直接原因”依据材料一“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均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法德和解以及欧洲联合的角度回答。

第一小问政治作用从多极化趋势加强角度回答,经济作用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回答;第二小问“趋势”结合所学从“成员国数量、一体化程度以及合作范围”等角度思考回答。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加试题】社会主义逐步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于是近世所谓社会主义者出而代之。……社会主义,其必将磅礴于20世纪也明矣。”1920年,他又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斑而就”.梁启超、等人的主张引起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对梁启超发起了论战,如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驳斥梁启超的观点,坚决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指出唯一出路是用暴力手段.经历这次论战之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逐步统一,不久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孙中山则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

一摘编自李喜所《梁启超新传》等

材料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

①梁启超是将社会主义术语引入中国的第一人。②从孙中山到邓小平,先进的中国人都探讨过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据周永学《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与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焦点,指出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的活动。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研究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并指出其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相同之处。(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高三历史连线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