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

①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②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可燃,而被称作“可燃冰”或“固体瓦斯”“气冰”。

③可燃冰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海底温度在2~4℃,这才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而一旦温度高于20℃,天然气水合物就会分解;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需要30个大气压才可形成水合物,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稳定,而海深300米才能达到30个大气压;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而产生甲烷这要靠海底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或者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④可燃冰是一种十分优质的能源,它的燃烧值很高,储量巨大。根据测算,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以汽车为例,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可燃冰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以分布的地域命名则分为“海域可燃冰”和“陆域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世界三大洋的近海海底、大陆冻土带及内陆湖海中。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卡文顿曾预测,约27%面积的陆地区域和90%面积的海洋区域具备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全球的冻土和海洋中可燃冰的储量在3114万亿立方米到763亿亿立方米,全部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是世界尚未开发的已知的储量最大的替代能源。

⑤鉴于可燃冰的广阔前景,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可燃冰开发研究,但截至目前,仍面临多个开采难题。

⑥首先,因绝大部分可燃冰埋藏于海底,所以可燃冰开采难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进行试开采尝试,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其中,2013年日本曾尝试进行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工作,虽然成功出气,但六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被迫停止。

⑦其次,可燃冰开采过程中风险因素较大。据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总量大约是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如何安全、经济地开采可燃冰,并且从中分离出甲烷气体,依然是目前各国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难题。

⑧此外,可燃冰开采还面临高昂成本的问题。长江证券报告分析,当前中国南海可燃冰开采费用达200美元/立方米,折合成天然气达6元/立方米,而常规天然气本身开采只有不到1元/立方米,不到可燃冰开采费用的1/6。但根据专家测算,未来可燃冰的生命周期成本总体约为0.77元/立方米,相比于常规天然气大约0.99元/立方米的生命周期成本,还是具备极大的商业开采价值。

⑨目前,除中国外,真正开展可燃冰开采试验的国家也只有前苏联(商业化)、美国(小范围试验开采)、日本(海底提取试验),其他国家均是以试验井、试验船等形式进行研究。研究进度大概相当于30年前的页岩气研究情况,但考虑到气水合物的复杂性和链式环境影响,所以研究、开发进度会更加缓慢。

⑩根据中国战略规划对可燃冰勘探开发的安排,2006~2020年是调查阶段,2020~2030年是开发试生产阶段,2030~2050年,中国的可燃冰将进入商业生产阶段。

1.全文采用______顺序,依次介绍了可燃冰的概念、_________、广阔前景、_________及开采现状。

2.文章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写起,有何作用?

3.下面是第⑦段画线句子,请你说说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去掉的具体理由。

据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总量大约是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

4.第⑧段画线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从温度、压力、气源三个方面介绍了可燃冰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B. 因为可燃冰燃烧值很高,储量巨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争相开展研究并进行了开采试验。

C. 可燃冰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开采不慎将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

D. 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难题是如何安全、经济地开采可燃冰,并且从中分离出甲烷气体。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