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5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 g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 mL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此培养基________(能/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可采用________或________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指示剂变成________色,则可准确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5)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