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     ,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     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     型曲线.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4)该地区火灾后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5年,本地

引入后8年,本地

AA

51%

57%

61%

aa

11%

17%

21%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判断的依据是?    

高二生物多选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