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6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

材料二: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

材料三: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

请回答:  

(1)(10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市场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2)(4分)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8分)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

(4)(4分)请从市场的角度评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