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①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

陈余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其女妻之,亦知陈余非庸人也。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余五百金。张耳、陈余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而处。里吏尝有过笞陈余,陈余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余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余然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余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余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陈中豪杰父老说陈涉曰:“将军身被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

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嗔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陈余乃复说陈王日:“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杰及地形,愿请奇兵北略赵地。”于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

(节选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①抵:投奔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嫁庸奴,其夫                   亡:逃离

B. 父客知张耳                       素:平素

C. 将军身被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    坚:坚固

D. 今独王陈,恐天下也               【解析】
瓦解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张耳故致千里客                   富人公乘氏其女妻之

B. 宦魏为外黄令                   陈中豪杰父老说陈涉曰

C. 张耳乃引陈余桑下而数之日       陈余然

D. 不王不可                       天下除残也

3.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里吏尝有过笞陈余,陈余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里中小吏曾因陈余犯了小的过失鞭打他,陈余打算起来反抗,张耳用脚踩住小吏,使小吏受到鞭打。

B. 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秦国发出命令文告悬赏拘捕他两人,他俩也利用里正卫的身份,向里中的居民传达上边的命令。

C. 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

重立楚国的政权,使灭亡的国家得以复存,使断绝的子嗣得以延续,(您)这样的功德应该称王。

D. 臣尝游赵,知其豪杰及地形,愿请奇兵北略赵地。

我曾遍游赵国,熟悉那里的杰出人物和地理形势,希望派一支军队向北出其不意地夺取赵国的土地。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张耳从千里之外的大梁来到外黄,成为外黄富人的门客,还娶了富人之女为妻。

B. 陈余的父亲曾与张耳结成刎颈之交,这成为了陈余、张耳能够共同患难的基础。

C. 张耳、陈余主动请求追随陈涉起义,目的是能使被暴秦灭亡的诸侯国得以复立。

D. 张耳为人沉着冷静,能忍小耻,做事不急功近利,陈余与张耳相比则略显浮躁。

5.分条概括张耳、陈余对陈涉称楚王这件事提出了哪些建议。(4分)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