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一年,激动的人群拥塞在欧洲各大城市的大街上,英国的志愿入伍者堆在征兵处,想在紧张局面结束前进入法国;法国的圣西尔军校的毕业生穿着过时的制服,戴着白手套,军帽上插着大毛球,步伐整齐地进入战斗;德国的预备役军人,夏天还是大学生,现在手挽手,唱着歌,去迎接英国人在朗吉玛克的机枪手们送给他们的死亡……受到军事专业训练的广大民众怀着充分无比的良好愿望向前挺进。他们踩烂了靴跟去争取实现施里芬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支撑欧洲的各支大军的热诚在1914年爆发,但在两年后开始低落下来。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材料二17世纪与18世纪的战争,其战略目的多半不是摧毁敌人的军队,而是耗竭敌方的经济资源,因此打的是消耗战、疲劳战。18世纪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的最好是避免战斗;到了20世纪则改为诱敌法:发动一些进攻,但并不期望获得重大战术成功,只是为了迫使敌人更快地用尽其资源。1916年德国人进攻凡尔登,正是这个意思;英国在1916、1917年西线也是这么做的,如果不是完全一样的话,区别只在于更延长了时间。一位英国将军直率地说,钱袋最长的一方必将取胜。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各国人们参加的是什么战争?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2)材料一中“施里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指什么?

(3)据材料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出一战具有什么特点?

高二历史连线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