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由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复杂的生化途径转化而来。其中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基因d、h则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纯合亲本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现用F2中各表现型的叶片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表现型

提取液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叶片Ⅰ

产氰

含氰

产氰

产氰

叶片Ⅱ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产氰

叶片Ⅲ

不产氰

不含氰

产氰

不产氰

叶片Ⅳ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不产氰

据表回答问题:

(1)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推测白花三叶草叶片内的氰化物产生的生化途径:(2分)

________。

(2) 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产生的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3)亲代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2分)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________。

(4)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________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请说明理由________

。  (2分)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