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儒学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数代杰出思想家对之调整推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

“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荀子

材料三:统一思想,归本儒家……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四: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五: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

(2)阅读材料二,孟子和荀子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产生的经济根源。

(3)材料三的作者认为董仲舒统一思想是“功当多于过”,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统一思想的认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发展

(5)阅读材料五,“黄氏”指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其思想中哪些“不脱离儒家思想理路”?作者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6)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说明儒学发展的特点。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