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⑤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⑥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山人默然而反。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不谓:没有料到。  ⑥款扉:款,敲;扉,门。

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于 旅 中 独 奏 洞 庭 之 曲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

③尝得异人传授(______)       ④今客鼓此(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善射”的陈尧咨遇到卖油翁,有了由“忿然”到“笑”的变化,当“善弹”的乔山人遇到邻媪,却由兴冲冲的叩门到“默然而反”,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他们变化的根本原因。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