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以纪其事。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于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者,俱慕从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

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酸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B.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C.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D.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钜公本文中指天子,这个词语还有王公大臣和巨匠大师的意思,如,一十元老剧宫多出其门,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B.丁父忧,意思是,遭逢父亲丧事,浮圈,缺终了,伏缺一四十,守丧期满除服。

C.许氏说文,指的是,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他是世界上最早的词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词典,对文学,影响深远。

D.故事,就是,潜力,如果文中学过,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酸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

(2)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