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①,擢御史。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而应龙知帝眷已潜移,其子世蕃益贪纵,可攻而去也,乃上疏曰:“工部侍郎严世蕃凭藉父权,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赂遗。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群小竞趋,要价转钜。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万三千金转吏部,举人潘鸿业以二千二百金得知州。严年尤桀黠,士大夫无耻者呼为鹤山先生。遇嵩生日,年辄献万金为寿。臧获②富侈若是,主人当何如?尤可异者,世蕃丧母,陛下以嵩年高,特留侍养。世蕃乃聚狎客,拥艳姬,恒舞酣歌,今天下水旱频仍 ,南北多警。而世蕃父子方日事掊克③,内外百司莫不竭民脂膏,塞彼溪壑。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病?天人灾变安得不迭至也?臣请斩世蕃首悬之于市,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苟臣一言失实,甘伏显戮。”

帝颇知世蕃居丧淫纵,心恶之。 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擢应龙通政司参议。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朝弻骄恣,廷议遣大臣有威望者镇之,乃改应龙兵部侍郎至云南。至则发朝弼罪,朝弼竟被逮。万历改元,铁索箐贼作乱,讨平之。

应龙有才气,初以劾严嵩得名,骤致通显。及为太常,省牲北郊,东厂太监冯保传呼至,导者引入,正面爇香,俨若天子。应龙大骇,劾保僭肆,保深衔之。至是,京察自陈,保修郤,令致仕。临安土官普崇明、崇新兄弟构争。崇明引广南侬兵为助,崇新则召交兵。已,交兵退,侬兵尚留,应龙命部将杨守廉往剿。守廉掠村聚,杀人。侬贼乘之,再败官军,人以咎应龙。应龙闻罢官,不俟代径归。代者王凝欲自以为功,力排应龙。给事中裴应章遂劾应龙偾事。巡按御史郭廷梧雅不善应龙,勘如凝言。应龙遂削籍,卒于家。十六年,陕西巡抚王璇言应龙殁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帝命复应龙官,予祭葬。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八》 )

[注]①[行人]官名,掌朝觐聘问。②臧货,奴才。③掊(póu)克,聚敛搜刮民财。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B. 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C. 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D. 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初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牲”: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

C. “致仕”: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 “刑部”: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应龙敢于碰硬。严嵩长期把持朝廷,没人敢得罪他,但邹应龙敢于向皇帝上书,弹劾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生活腐化、危害朝廷等罪行。

B. 杨守廉抢掠村落,杀人。被侬贼所乘,再次打败官军,人们将罪归咎到邹应龙身上。邹应龙听说自己已被罢官,不等代替的人到达就径直回家乡。

C. 邹应龙不畏权势。面对权势熏天的大太监冯保,邹应龙丝毫没有退却,而是上书弹劾他擅自使用皇帝的礼仪,因此冯保很痛恨他。

D. 邹应龙为官清廉。邹应龙去世后留下的财产很少,只有几亩薄田、几间破房,朝野内外对他的悲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

(2)至则发朝弼罪,朝弼竟被逮。万历改元,铁索箐贼作乱,讨平之。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