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至1931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恐慌,一些改良主义者纷纷组成各种社团,试图通过各自的方法复兴农村经济。……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提纲》一文中阐述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说,所谓乡建运动,即是救济乡村的运动,是乡村自救运动……是重新建设中国社会组织结构的运动。他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旧的社会秩序已经崩溃,而新的社会秩序又未建立,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以致“各方面或各人其力不相益而各相碍所成不抵所毁,其进不逮其退”。因此,须“重建一新组织构造,开出一新治道”,有了这一条,则中国的一切问题可随之而解,甚至于“外国侵略虽为患而患不在外国侵略,使有秩序则社会生活顺利进行,自身有力量可以御外也;民穷财尽虽可以忧而所忧者不在民穷财尽,使有秩序则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生息长养不难日起有功也”。

……梁漱溟的乡建实验,力求通过“乡农学校”来实现其“政、教、富、卫”合一的理想。……然后将一乡一县的“乡农学校”实验扩展至全国。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梁氏在山东实施了七年的乡建实验,的确促使了实验区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状况的好转,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梁氏所言:“他(指农民)所要求的有好多事,需要从政治上解决,而我们开头下乡工作时,还没有解决政治问题的力量。那末,当然抓不住他的痛痒,就抓不住他的心。”

       ——摘编自《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方案。(2分)指出他提出此方案的历史背景。(2分)

(2)梁漱溟关于其乡建实验局限性的观点,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1分)

为什么?(4分)

(3)在梁漱溟等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同时,共产党人正在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的乡村变革。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2分)简要说明共产党的具体方案。(2分)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