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岂不怪哉?

——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 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 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 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是什么?为此,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从政治因素上分析两国的教育显著差异的原因?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