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赴美留学生,他的个人经历映照了历史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精英”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代表,容闳则代表“草根”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于1848年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是最早接触、接受近代启蒙思想的中国人。

材料二:曾国藩召容闳入幕,要他创办机器造枪厂。……容闳在美国定制的机器1861年8月顺利运到上海,这批机器成为江南制造总局里最新式、最重要的母机。容闳还认为建立新式教育体制,是救国强国最重要的途径。

材料三: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身在异国他乡的容闳一直坐卧不安,为祖国命运担忧。他提出中国行政机关应依西欧成规,重新组织建设。从1896到1898年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清政府提出种种兴国方案,逐渐成为维新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材料四:1911年,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久卧病床的容闳非常兴奋。他写信给国内友人,热烈欢呼推翻帝制的伟大胜利,还预见到袁世凯可能窃取革命成果…

――摘自雷颐《走向革命:以容闳为中心》

(1)哪场战争加快了材料一中的人们“睁眼看世界”的步伐?

(2)材料二体现出容闳参与了哪一近代化探索运动?

(3)材料三中容闳认为,中国哪一领域的变革迫在眉睫?他的兴国方案后来在哪一探索活动中被采用?

(4)材料四中容闳热烈欢呼哪场革命的胜利?

(5)从“温和改良”到“走向革命”,对于容闳个人或者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