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①,伯②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班固《汉书·高帝求贤诏》)

【注释】①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②伯:通“霸”,春秋时诸侯的盟主。

1.解释加横线的词

(1)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2)之不以其道(         )

(3)在人主不交故也(       )     

(4)贤士大夫有肯从我者(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文中列举周文王、齐桓公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