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七二《贡禹传》:“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筒,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唐六典》)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摘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ongsun,早、晚饭,这里指生存)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织则腹枵(xiao,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摘自蒋以化《西台漫记》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大户”和“小户”之间建立了一种什么关系?其实质是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小户”的工资支付形式是怎样的?

高一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