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8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色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I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一个酶II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②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③在DNA连接酶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

(3)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插入到猪胎儿成纤维染色体的DNA上,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表达,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

(4)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表达载体上的________。获得的转基因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