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耶稣会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他们充其量只是给几乎不可变更的中华文明,带来了一阵微微的颤抖而已。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致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此外,带来这种科学技术新知识的耶稣会士,本质上是一些宗教人士而非科学家……与其说他们代表了欧洲文明的宽广前沿,还不如说他们只介绍了西方科学中少数一些恰好吸引中国人注意力的分支。即便是这种片面的介绍,也在十八世纪中随着传教运动被抑制而受到阻隔了。因此,耶稣会士所作努力的微弱、儒家士人所持的种族中心式的自满姿态,以及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对外来刺激之不可渗透性,阻碍了中国在此时出现任何现代化的进展。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的社会,慢慢儿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阻碍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教士  

在华活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

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