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某植物是一种雌雄同花的二倍体生物,其有红色、橙色和白色3种花色,且有的花上出现紫斑,有的无花斑。实验发现,红花无斑植株自交,子代中最多出现红花紫斑、红花无斑、橙花紫斑、橙花无斑、白花紫斑和白花无斑6种类型,对应的比例接近27∶117∶9∶39∶12∶52,相关基因完全显性。请回答:

(1)该植物种群中,花色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只研究花色与花斑的遗传时,白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2)在只研究花色遗传的情况下,橙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产生大量的子代(F1)。若F1未出现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为_______;若F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类型及相应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

(3)纯种橙花紫斑植株自交,将其产生的大量的种子用射线和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种植后,发现了极少量的变异植株,其中有一株开橙黄花深紫斑的植株(甲)。甲的育性很低,显微观察发现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呈现异常的配对状态,如下图所示:

①图示中,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过程中,该配对状态是由______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②用射线和化学物质处理种子,仅出现极少量的变异植株,体现了突变具有_______的特点。研究发现,甲与纯种橙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且控制花色的1对基因位于图A的染色体上、控制花斑的1对基因位于图D染色体上。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型的情况下,对甲的花色、花斑颜色的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非选择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