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古时贸易用的契券)之法,一交一缗(贯),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下三·会子》

材料三: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材料四: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五:  邢台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56

2.95

24.5%

0.53

24.8%

1.85

10.3%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河北省邢台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4)为了在农业领域“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