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隋唐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成熟、最为辉煌的时代。随着物质文化的高度发达,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人们崇尚的是更加华美的器物,金银器、唐三彩成为这一时期的新宠。玉器含蓄、内敛的特征与隋唐社会的审美有了很大的距离,人们不再觉得玉器有多么神秘,体现神权、王权的意识已不复存在,玉器基本上成为人们珍藏、佩饰的物品。唐代的玉装饰品多为玉步摇、发簪;唐代出土的玉带板较多,玉带板是官服上的礼仪腰带,唐时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由于职位高低不同,官员、亲王、皇帝佩带的数量、质量都有一些差别,等级愈高,数量愈多,质量也愈好。隋唐时,玉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同时代金银细工、绘画雕塑的表现手法,并吸收东亚、西亚等地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代玉器开始具有世俗化意味,一般百姓接受的花卉图案大量出现,写实性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至此,延续中国近3000年的王玉期结束,玉开始走向民间,玉的民俗化时代拉开了序幕。

宋代是一个文人的社会,是一个追求艺术趣味、讲究生活品位的时代。玉器的精致内敛,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让无数文人喜爱。宋代的许多皇帝酷爱艺术,由于朝廷的推动和倡导,文人书画兴盛,文房用具便成了玉人精心雕琢的对象。文人好古,宋代崇古之风盛行,社会形成了一股崇尚古玉质朴、典雅的风气。同时,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镇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许多商人富裕之后,也要效仿文人、附庸风雅,这样大量的玉器飞入寻常百姓家。最为典型的题材为“持荷童子”,莲花和童子合在一起,表示连连得子,喜庆、祥和的玉器吉祥图案得到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布衣百姓的喜爱。玉器的形制、纹饰讲究对称均衡,图案讲求吉祥,达到了艺术和生活的和谐统一。

客观地讲,从唐代起,玉器开始走下神坛,成为代表美好人生的最好材质,于是人情味逐渐代替了神秘感,表现素材也迅速由意象、抽象转化为形象、具象,新的文化理念通俗地融入其中。时至今日,民俗吉祥成分依然是玉文化的主流。中国玉器经过一万多年的传承,民族的血液里已经融入玉的因子,这在时光嬗递中自然形成了“集体无意识”,这也是至今中国人都想拥有一块自己喜欢的玉,但说不出理由之所在的原因。

(摘编自王亚民《玉器、玉文化及民间藏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隋唐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决定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玉器才不再神秘。

B. 西域文化中崇尚华美器物的审美倾向,使玉器在隋唐社会逐渐受到了冷落。

C. 宋代从皇帝到文人,许多人酷爱艺术,因而形成了一股崇尚质朴与典雅的风气。

D. 自唐代开始,玉器的表现素材迅速变得形象化,并且融入了新的文化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分析了唐宋玉器审美情趣方面的变化,也探究了引起变化的原因。

B. 文章以物质基础的变化为起点,进而分析了唐宋时期玉器审美的具体变化。

C. 文章把唐代玉器的世俗化意味和宋代追求艺术趣味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对比。

D. 对于玉器审美的变化,文章先交代背景,又按阶段分析,最后进行了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玉期的结束、玉的民俗化时代的开启,都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有关。

B. 一种艺术形式如果能得到官方的推动和倡导,就能达到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C. 从玉器发展史来看,一种艺术走下神坛,走向民间,对艺术本身来说并非坏事。

D. 中华玉器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与传承,唐宋只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时期。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