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讨论对于中国知识界广泛使用“现代化”一词,确有开风气的作用……蒋廷黻在《申报月刊》讨论之前,即在《独立评论》上频繁阐释了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的全面现代化观。到30年代后期,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最终落实到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化上。

——阎书钦《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流变》

材料二  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理、机构设置、劳动人事工资奖金、联合经营等10个方面的自主权。在计划方面,国家向企业下达的指令性产品生产计划缩小到40种左右,企业完成指令性计划后,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在购销方面,国家统配物质品种缩小到10种左右,企业既可以通过市场选购原材料,又可以根据市场自销超计划产品,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议价或自行定价。

——整理自198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整理自《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当时就现代化展开的讨论有何现实基础?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家在国营企业工业政策方面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指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7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因素。(6分)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