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经济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杆,结合下列材料: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节选自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四: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表

年代

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

明万历28年

公元1600年

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

清乾隆59年公元1794年

人口数量

0.7亿

1.97亿

1.50亿

3.13亿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请写出材料一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诗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货币最早的名称和出现的地区。分析它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照抄材料不得分)

(4)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