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1:“在古代世界,曾出现过一个哲人并出的时代。中国的……,古希腊的……,印度的……等大思想家为人类文明奠立了一座座高大的丰碑,他们的智慧让人们千百年来享用不尽。”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三《导读》

材料2:“中国先秦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材料3:据我们所作的粗略统计,中国先秦15位重要的哲学家中,有13人曾从政做官;而在古希腊15位重要哲学家中,却有11人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很少有人从政做官。当我们进一步深人考察他们的思想、学说之后,就会发现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常常与政治伦理思想融为一体,而古希腊哲学思想则往往同自然科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因此,中国先秦哲学的致思趋向显然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相比之下,古希腊哲学迥然不同,它的致思趋向则是自然界的课题。

(1)材料1中所说的“哲人并出的时代”大约在什么时间?(2分)

(2)根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思想家的致思趋向并分析成因?(6分)

(3)材料3认为古希腊哲学家的致思趋向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4分)

(4)列举该时期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价值”方面的论述。(6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