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共17分)认识事物是从了解其原因(或背景)入手的,也只有真正掌握了该事物的原因(或背景),我们才能深入的分析该事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逐渐增强。危急关头,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建立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参加独立战争的国际志愿人员约7000人),同时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了法、西、荷等国的援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客观原因。(4分)

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的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恩格斯《德国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说明恩格斯为什么会认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4分)

材料三:“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呈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不可能。”

──1924年11月孙中山答记者问

(3)材料四中的孙中山对“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的背景分析是否正确?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何在?(3分)

材料四: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图一                   图二                    图三

注:

图一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二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三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4)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4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