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①之势成,楚国之形危。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上辅孤主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邻国。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②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獘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

【注】①衡秦:与秦国连横。衡,通“横”。②悁(yuān):愤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保守聊城,不敢归  保守:保卫、守住

B. 不耻身在缧绁之中   缧绁:累赘、牵累

C. 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烛:照、照耀

D. 欲归燕,已有隙     隙:隔阂,裂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士卒多死聊城不下              潦水尽寒潭清

B. 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       有鸟焉,其名

C. 上辅孤主制群臣               倚南窗寄傲

D. 三战所亡一朝而复之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鲁连说服燕将放弃聊城的一组是(   )

①聊城人或谗之燕

②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

③与齐久存,又一计也

④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⑤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

⑥恐已降而后见辱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2)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3)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