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某生物小组探究甲胺磷农药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分组进行5天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在暗室中进行,第五天是统计不同浓度甲胺磷溶液处理下3种作物种子芽长和萌发率如下表:

溶液

结果

种类

第五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花生

黄豆

红豆

芽长/cm

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0%

16

100%

12

99%

10

98%

0.1%

5

90%

4

95%

2.8

81%

1%

1.2

86%

1.4

63%

1.5

45%

5%

0.4

73%

0.5

34%

0.6

30%

(1)由表中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同一浓度的甲胺磷溶液对不同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结论一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是榨油的好村料,种子中含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萌发时相关酶的活性较高,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大分子有机物可水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导致种子在第5天的干重相对萌发前要高得多,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填“C”或“N”或“O”)元素引起的。

(3)统计完毕后,将萌发的种子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正常情况下在滤纸条上出现_____条色素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