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农民解决地力下降的重要方法是“多粪肥田”。历史上中国人不仅善于积肥,还善于用粪。不过到后来才发现,粪也非越多越好,先是发现“骤用生类,又布粪过多,即烧杀物,反为害矣”。于是,农民用粪时,不仅注意粪肥的生熟、土壤的性质、用肥的先后,更注意使用追肥时农作物自身的生长状况。由于农民非常重视粪肥,南宋的杭州,出现了收购粪肥的行业“壅业”,每天有不少人到居民家中收购粪便,有时发生争抢,甚至大打官司。在北京的三百六十行中就有“大粪厂”这样一个行当。

——曾雄生为杜新豪《金汁·中国传统肥料知识与技术实践研究》所作序言节选

材料二英国传统农耕业遵循一套固定的耕作制度。在诺丁汉郡拉克斯敦村的三轮耕作制中,全村耕地一分为三,即冬季小麦田、春季大麦(或豆子)田和休耕田,三年一个轮种循环。而休耕必然导致1/3的土地没有粮食收成。……16世纪始,英国东部地区的农场主找到一些有效利用休耕地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是利用休耕地种植两种新作物:萝卜和豆科作物。种植萝卜的优势有二:一是控制野草生长;二是提供牲畜的饲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轮作制应运而生,豆子与大麦夹种,萝卜种在两季粮食之间,休耕地被充分利用起来。小麦、萝卜、大麦和豆子(可以制造氮素)连续轮种,这就是广大的农业基本生产者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发明的“诺福克轮作制”四圃农作制的出现。

——杨杰《英国农业革命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农民和英国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以来中国农民使用粪肥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四圃农作制的背景。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