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二

中国汉代,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以至于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由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这种飞动之美,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很多文章描写当时的宫殿建筑壮丽华美,看来似乎只是夸张,只是幻想,其实不然。我们现在从地下坟墓中发掘出来实物材料,看到那些颜色华美的古代建筑的点缀品,说明古代文献中的描写是有现实根据的,离现实并不是那么遥远。

东汉王延寿有一篇《鲁灵光殿赋》,这篇赋告诉我们,这座宫殿内部的装饰,有许多飞动的动物形象:有飞腾的龙,有愤怒的奔兽,有红颜色的鸟雀,有张着翅膀的凤凰,有转来转去的蛇,有伸着颈子的白鹿,有伏在那里的小兔子,有抓着椽在互相追逐的猿猴,还有一个黑颜色的熊,背着一个东西,蹬在那里,吐着舌头……各种动物造型活泼,气韵生动。

不但是建筑内部的装饰,就是整个建筑形象,也着重表现一种动态。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就是起这种作用。屋顶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本来建筑物是以静态而存在的,而这种反宇飞檐的匠心独运,化静态为动态,翩翩欲飞,显得轻盈俏丽,可谓鬼斧神工。

(取材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脊六兽”:现在多用来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

B. “笨拙”:“拙”读“zhuó”。

C. “冠冕”:读“guān miǎn”。

D. “鬼斧神工”:用于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汉代建筑装饰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与当时艺术十分发达密切相关。

B. 一些文章对汉代宫殿建筑的描写,虽有夸张与幻想,但基本与现实吻合。

C. 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飞檐”,使得建筑整体灵动起来,显得轻盈俏丽。

D. 中国古典建筑,无论外形还是内部装饰,因多样的动物造型而显飞动之美。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