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寇准,字平仲,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贰,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改封襄王为寿王,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

二年,祠南郊,中外官皆进秩。彭惟节与冯拯争列,准堂帖戒拯。拯愤极,陈准擅权,疏岭南官吏除拜不平数事。广东转运使康戬亦言:吕端、张洎、李昌龄皆准所引。准犹力争不已,持中书簿论曲直于帝前。帝不怿,罢知邓州。

真宗即位,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时,契丹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准曰:“是狃我也,请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帝乃议亲征、幸澶州。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相持十余日,其统军挞览出督战。时威虎军有伺床子弩者,发矢中挞览额,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

准在相位,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又颇自矜澶渊之功,王钦若深嫉之,譬之博者孤注,短准。帝愀然。越明年,罢为刑部尚书、出知陕州。天禧三年,进尚书右仆射。时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准请太子监国。已而,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旋降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乾兴元年,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

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

在雷州逾年,卒,归葬西京。准殁后十一年,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后又赐谥曰忠愍。

(改编自《宋史·列传四十·寇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

B. 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

C. 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

D. 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寇准,字平仲”,其名其字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古人二十岁行加冠礼以后起字,作为对名的解释和补充。还有些名与字是协同关系,例如宋端己字耻夫。

B. “《春秋》三传”是阐释《春秋》的三部儒家经典。替经书作注的著作叫“传”,“《春秋》三传”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传》成就最高。

C. “真宗”是宋第三位皇帝赵恒的庙号,“景德”是真宗时期的一个年号。历代帝王遇“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改年号。

D.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这些事务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用语,比如考核官员的资历和劳绩叫“铨”,晋升叫“进”,京官外调叫“出”,等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 寇准才智出众。他年少得志,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他澶渊趣驾,安定河北,屡进忠言,虽功高名重,深得皇帝赏识和信任,但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屡遭贬谪。

B. 寇准生活豪侈,以畅饮为乐事。家中没有点过油灯,即使是厨房厕所这样的地方,也一定点着蜡烛。常常关上府门解下客人拉车的马来留客。

C. 寇准深谋远虑。寇准在立储问题上得到两朝皇帝的赏识。他建议皇帝立储不要听信身边的妇人、宦官和近臣的意见,而要选择心系王室的皇子作储君,可为万世龟鉴。

D. 寇准性情刚直,对事不对人。他想把事情办好,能拽住皇帝的衣服进谏,对冯拯签押下达告诫文书。当然,跟丁谓开“溜须”的玩笑,也可以说是不慎之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准在相位,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又颇自矜澶渊之功,王钦若深嫉之。

(2)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