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8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8世纪末,有限奢侈品的需求日益转变为生活必需品交易。大西洋贸易量尤为巨大,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奴隶被运到美洲,单一经济模式下的美洲种植园产品,如咖啡、棉花、烟草、蔗糖等,连同金银,被大量输送到欧洲,而美洲生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和金属制品,则依赖于从欧洲进口。亚当·斯密认为,新大陆与古老大陆的贸易,使得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欧洲对亚洲的贸易量则远较对美洲逊色。欧洲棉织品难以出口到亚洲,反之,亚洲棉产品由于分量轻、颜色亮、价格低、耐洗,深受欧洲喜爱,被大量进口到欧洲,欧洲纺织界迫使政府采取法律手段,禁止或削减对东方棉织品的进口。17~18世纪,亚洲对欧洲的商品不感兴趣,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只能勉强用金银去支付他们所想要的亚洲产品。直到18世纪末,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欧洲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促使17~18世纪欧美间贸易量迅速增长的因素。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欧亚间贸易量远较欧美间逊色的原因。为什么“动力机器”的发展能够增加欧亚间的贸易量?

(3)据材料上述材料,简析17~18世纪国际贸易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