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①,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②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③而赍④盗粮者也。

(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注: ①充美:丰富充足。②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首,头。③藉寇兵:把兵器借给侵犯者。④赍(jī):给与,赠送。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    (2) 衡于虑(__________)

(3)兵强则士勇(_________)     (4) 王者不却众庶(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举大计亦死

B. 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C.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兵强则士勇

D. 所以动心忍性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4.(1)【甲】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______和________的条件。

(2)【乙】文也阐述了国家治理的问题。李斯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