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权万纪,其先出天水,后徙京兆,为万年人。父琢玠,隋匡州刺史,以悫愿①闻。万纪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掌内外官考,万纪劾其不平,太宗按状,珪不伏。魏征奏言:“房玄龄等皆大臣,所考有私,万纪在考堂无订正,今而弹发,非诚心为国者。”帝乃置之,然以为不阿贵近,繇是奖礼。万纪又建言:“宇文智及受隋恩,贼杀其君,万世共弃,今其子乃任千牛,请斥屏以惩不轨。”帝从之。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既以言得进,颇掉罄②自肆,众情懔懔。征奏:“万纪等暗大体,诋讦弹射皆不实。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以小谋大,群下离心。如玄龄等且不得申,况疏贱之臣哉?”帝寤,徙万纪散骑常侍,而免仁发。数年,复召万纪为持书御史,即奏言:“宣、饶部中可凿山冶银,岁取数百万。”帝让曰:“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斥使还第。

久之,由御史中丞进尚书左丞,出为西韩州刺史。徙吴王长史。王畏其直,善遇之。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祐暱③比群小,万纪骤谏不入,即条过失以闻。帝遣刘德威按问,因召祐入朝。祐恐,与所嬖燕弘亮谋杀之,而万纪先引道。祐遣弘亮驰彀骑追击,斩首,殊支体,投圊中。又杀典军韦文振。文振本以校尉从帝征伐,以质谨自将,帝使事祐,典厩马。切谏不纳,辄见万纪道之,故祐内尝忿疾。万纪死,文振惧,驰去,追骑获之。祐平,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二千户,谥曰敢,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千户。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悫(què)愿:诚实,谨慎。   ②掉罄:急躁厌烦,争论。   ③暱比:亲近。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万纪其不平              劾:检举

B.杀其君                 贼:暗地

C.万纪等大体              暗:不明

D.即过失以闻              条:列举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B.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C.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D.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权万纪为官刚直不阿。房玄龄、王珪考核朝廷和地方官吏有偏袒之心,万纪不惧他们是权贵近臣,敢于弹劾他们考核不公正。

B.权万纪深得皇帝赏识。万纪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以致群臣离心,但皇帝没有像对李仁发那样处置他。

C.权万纪多次建言,有时不合圣意。他向太宗皇帝提的在宣、饶地区开山炼银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了严厉斥责。

D.权万纪为国恪尽职守。皇帝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时,齐王李祐亲近小人,万纪曾屡次进谏,未果后就写奏章上报他的过失。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

(2)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