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故人主之欲大立功名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1]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2]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3]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驲[4]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1]罘(fú),捕兽的网。  [2]笥(sì),一种容器。  

[3]复者,负责通报的人。  [4]驲(rì),一种车。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之国郊                     及:到

B.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     遗:赠送

C.夫子将焉适                      适:到,往

D.养及亲者,身伉其难                伉:承当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于利不苟取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①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①婴之亡岂不宜哉       ②报养刘之日短也

D.①其友因奉以托             ②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救助危难、尊重贤士的胸怀。

B.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在晏子出奔来辞时“沐浴而出”,又体现了他对恩人的敬重。

C.北郭骚决心“以身死白之”的原因是晏子曾帮助自己奉养母亲,而且还是国之栋梁,他的出亡会使齐国遭受侵犯。

D.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4分)

________

②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3分)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