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诗词歌谣中也蕴含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一邱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一一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一毛泽东《七律·长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一一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哪个不平等条约而作?材料二“割台湾”和哪次战争有关?(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中国社会陷深渊”?(1分)

(3)材料四中说“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成为“远征”转折点的重要会议是什么?说明材料中“天翻地覆”的含义。(3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