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null 1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2 题
  1. 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兼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

    A. 仁爱至上

    B. 人文关怀

    C. 强调民本

    D. 批判怀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 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 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 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 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篡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 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 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

    B. 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三十余年间阐发“中体西用“者不止洋务一派,凡谈时务、讲西学的人,莫不接受或附和这一主张,甚至倡发此论者还以早期的改良派居多。这说明

    A. 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B. 西学已成为时代主流

    C. 政治变革存在较大阻力

    D. “中体西用”得到普遍认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 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 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 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清时期,对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史书记载不详,甚至连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都语焉不详。这说明

    A. 小说的文学地位比较低

    B. 两部小说内容与历史无关

    C. 小说在当时流传不广泛

    D. 当时人们没有著作权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在研究和推广的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和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和支持水稻杂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A. 我国农业技术比较落后

    B.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C. 我国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D. 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口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卢梭意在强调

    A. 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

    B. 公民应将公意作为行事准则

    C. 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自我的途径

    D. 个人利益应以集体利益为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77年,洋务派幕僚马建忠从欧洲写信给李鸿章说:“欧洲各国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见马建忠

    A. 正确揭示了欧洲各国富强的根本原因

    B. 否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C. 批评了洋务派以练兵制器为先的做法

    D. 强调了国家富强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欧洲文艺复兴史》在评述人文主义运动时称,“教会之守旧,人文派之复古……古代艺术之爱好者,甚至为教皇所奖励保护,由此可见新旧冲突非表面而为内心的也。”这里教会与人文派的内在冲突是指

    A. “因行称义”还是“因信称义”

    B. 遵从守旧观念还是鼓吹复古思潮

    C. 坚持神权至上还是人性至上

    D. 王权高于教权还是教权高于王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今年(2018年)是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方式出现220周年。零部件规格—致,可相互替换,使得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极大的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率先实践这.天才设想的发明家是

    A. 英国人瓦特

    B. 英国人阿克莱特

    C. 美国人富尔顿

    D. 美国人惠特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加试题)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是在玩弄新的词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并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上述材料主要是想表明

    A. 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 中国的知识分子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体系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作为社会改造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历史上的张仪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游历各国,演说和上疏都能被顺畅地听、读,不需要翻译,也不存在交流障碍。以张仪为代表的外交家能四处游说、宣传合纵连横,主要是因为当时各国

    A. 有共同的文化起源

    B. 普遍推行魏国文化

    C. 语言文字存在差异

    D. 汉字书写形式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慕作家在作品《华特》里的描述“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该作品风格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朱熹《语类》:“昨日虽看义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如未至。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知得至了。”对其阐述理解正确的是

    A. 注重道德实践

    B. 提倡心性修养

    C. 强调重义轻利

    D. 批判虚假说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 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 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

    C.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 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作为中国教育史上首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原只是战国各学派百家争鸣交流的主要场所稷下学宫的学规,后来却成为后世书院、官学制订学则、学规的蓝本。从上述内容推测稷下学宫

    A. 以儒家学说为教学内容

    B. 开私人办教育之先河

    C. 是较完备有组织的学府

    D.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9世纪戊戌变法托古改制,二者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统治势力的顽固、强大

    C. 新兴的思想诞生之初薄弱

    D. 新兴经济、新兴阶层相对弱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毛泽东在文中主要调强中国

    A. 以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必要性

    B. 大力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

    C.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康有为较早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并且借助于自然科学知识来阐述和论证自己的哲学,他认为:“为始之气,皆本于热,有热则有力,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启发了康有为这一认识的科学理论最有可能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经典力学

    C. 相对论

    D. 天演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产生的,带有鲜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色彩。最能体现这一色彩的是

    A. 反帝反封建

    B. 谋求民族解放

    C. 实行耕者有其田

    D.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1307-1321年

    但丁在流放期间用意大利方言写成了长诗(神曲》。

    1689年

    英国国王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

    1776年

    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1783年

    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其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1789年

    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1825-1826年

    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1879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用棉线烧成碳丝,试制成功了白炽灯泡,使民用照明得以实现。

    1911年

    德国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为23,295马克。

    1914年

    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上表是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戏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时代带有巫术色彩的歌舞活动。周朝开始由职业演员“优伶”替代巫师。汉代出现了“百戏”的繁荣局面。宋代适应市民口味的文化娱乐形式获得长足发展,戏曲步入了它的形成期。北宋灭亡后,宋杂剧南下北上一分为二。南下杂剧与南方地方音乐、民间戏融合而成我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正式戏曲形式——南戏。而在北方,以金院本和北方音乐为基础的一种戏曲形式也迅速成熟起来,这就是元杂剧,或称北曲杂剧。元杂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把文学、表演、宾白、舞蹈、演奏、歌唱融为一体,开辟了我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到了明代,在吸收了元杂剧北曲基础上形成的新戏曲形式——传奇取代了杂剧在剧坛的主导地位。清康熙年间,由“南洪(洪昇)北孔(孔尚任)”创作的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在亡国之际于爱情和国难之间寻觅历史的兴亡之感和人生之慨,引起了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思考,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摘编自《中国戏曲史钩沉》

    材料二

    钱玄同说,“要中国有真戏,非把中国现在的戏馆全数关闭不可”,“如其要中国有真戏,这真戏自然是西洋派的戏”。

    傅斯年自言“对于社会上所谓旧戏、新戏,都是门外汉”,却声称“中国旧戏,实在毫无美学的价值”。“现在流行的旧戏,颇难当得起文学两字”。

    同样自称“门外汉”的周作人,断言中国旧戏该废的理由是“从世界戏曲发达上看来,不能不说中国戏的野蛮”和中国旧戏“有害于‘世道人心’”,“至于建设一面,也只有兴行欧洲式的新戏一法”。

    ——摘编自陈平原《触揽历史与进人五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学者谈“旧戏”的社会背景并对其观点加以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