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争臣(注)论  (唐)韩愈

①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②愈应之曰: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注)争臣,也叫谏官,唐代谏官有左右拾遗、左右补阙、左右谏议大夫。阳城与作者同朝为官。

1.选文中作者主要针对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作了旗帜鲜明的回答。

2.在世人看来,阳城是个_________的人。在作者看来,阳城是个_________的人。

3.分析第②段中作者援引孔子行为和言论的作用。

4.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 如果为钱而做官又怕进谏得罪人,那就应该去守关或打更。

B. 身为言官不言政,可见阳城是不顾百姓疾苦、朝政得失之人。

C. 本文点名批评阳城,能明显看出韩愈“文以载道”的主张。

D. 该说话却不说和不尽心进谏却不离开,没有一种可以容忍。

5.在《师说》和本选段中,韩愈都表现出了敢于力排众议的一面。试联系两文分别说明。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