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访中洲

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雨纷纷扬扬的落下,访者踏雨来到竹门前只见荷花得雨而清香透彻、亭亭玉立,美不胜收。访者“踏雨访友”有如“雪夜访戴”之志趣。

B. 丝雨香花,令人心醉,所以访者急忙同前来开门的主人冒雨走向水池去看那水边出岫的茫茫白云,完全忘了来找友人进行学术探讨的初衷。

C. “紫绡裙”乃紫色的薄绸子所做的裙子,既可以拟写挺举的荷叶之形,也可以看做是夸张地写出了紫色荷花花瓣薄如绡之状。

D. “相逢未暇论奇字”一句起到了很好的转承作用,“先向水边看”照应前句的“未暇论奇字”,生动的描写突出了来访者观看白云的急切心情。

E. 本诗题为访洲,实为访人;虽是访人,却重在写景,洲中景色乃生活之志趣。诗人借茂竹篱门、荷香紫绡、清水白云的清雅环境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本诗中“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