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 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B.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C.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D.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 古代官位尊卑秦汉以前,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是说蔺相如在廉颇的右边。

C.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赵王斋戒五日”,以此表示对秦国的尊重。

D.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召有司案图”为召来官吏查看地图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趁势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B. 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理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

C. 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诉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至此,秦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蔺相如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

D.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蔺相如的启发式提问,得出廉颇不如秦王的结论。然后,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说明将相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蔺相如对廉颇的忍让,是出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目的。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