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猕猴桃的奇异之旅》,完成下列小题。

①猕猴桃奇异之旅的第一站是它的发源地——湖北省宜昌市。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充沛的雨量与湿涧的空气就催生了一种古老的藤本果树,椭圆形果子表皮覆盖着浓密的绒毛,内里是亮绿的果肉和一排排黑色点状的种子。

《诗经》记载了人们与它的初见: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苌楚可能是猕猴桃最早的名字。唐朝的《本草拾遗》中出现了猕猴桃的记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关于“猕猴桃”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果子外皮的绒毛状似猕猴,另一说法是果实常被猕猴食用。猕猴桃的叶子呈圆形或心形,花开乳白色转黄色,有人会在庭院中栽植观赏。

③猕猴桃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却一直未被前人驯化栽培。究其原因,一是猕猴桃喜阴怕晒,畏旱怕涝,对水分、土壤的要求都较高;二是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花朵对蜜蜂的吸引力不强,人工栽培的难度较大。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散发着一种野果的味道。

④不过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洋另一边的船票。1904年新西兰教育学者伊莎贝尔到宜昌探望妹,猕猴桃的种子漂洋过海,随着她返回新西兰,来到了南太平洋岛国。

⑤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生长的理想之地,很难授粉的问题也在技术上得到了解决,猕猴桃被广泛种植并于1924年培育出新的品种。改良后的品种个头更大,皮表绒毛分布均匀,耐受磕碰,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也许是猕猴桃的中国名字传递的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Kiwi bird)倒是很像,1966年前后,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这个名称是如此响亮,以至于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猕猴桃的代称。再通过运输、储存和销售的产业实践,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在猕猴桃栽培和销售的世界版图里一枝独秀,但随后奇异果的生产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⑥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猜猜谁是猕猴桃产量的冠军?猕猴桃的故乡重新夺冠——中国居首位,占世界猕猴桃总产量的56%。新西兰猕猴桃品种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曾经出口的水果以“进口水果”的身份回到了老家,猕猴桃摇身一变成了奇异果。基于丰富的原生品种资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分别从四川和湖北的野生猕猴桃品种中,培育出了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为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下。

⑦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稳定的产量,强劲有力的研发力量,还有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根据《新华文摘》等资料整理)

(注释)①隰(xí):低湿的地方。②婍摊(ě nuó):美的样子。③夭(yāo):茂盛。④沃沃:涧泽。

1.按照时间顺序,分点罗列出猕猴桃的奇异旅程。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曾经出口的水果以“进口水果”的身份回到了老家。(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中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也许是猕猴桃的中国名字传递的灵感”一句中“也许”一词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猕猴桃叶子的形状呈圆形或心形,花的颜色为乳白色或黄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C.奇异果和猕猴桃的命名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令人印象深刻。

D.“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终于回家了”是指中国在猕猴桃的种植、稳产、研发、消费方面重新占据优势。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