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数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亮度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血吸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有删改)

链接一:

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初春时段,水中生活的萤火虫幼虫会爬上岸钻进土。这时由鳃呼吸改为气孔呼吸,腹部两侧会发光,约50天时间才变蛹成虫。萤火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大概也就有5-10天的生命,在日落后的1小时萤火虫非常活跃,在天黑时才开始发光,萤火虫约有近2000种,同一种萤火虫,雄虫和雌虫之间能互相用灯语联络,完成求偶过程,雌性萤火虫会以很精确的时间间隔,向雄虫发出亮-灭-亮-灭的信号,这种时间间隔虽然很短,对于人来讲很难分辨,但萤火虫却能毫不费劲地准确判断对方的意思。当雄虫收到雌虫的灯语信号后,就会立刻发出相应的信号来回答。于是,她们就互相用这种特定的光信号进行交流,最后飞到一起,结成配偶。由此可见,萤火虫所发出的光对于它们的繁殖具有特殊意义。

——节选自百度百科

链接二:

七夕节,萤火虫成了网络热卖的“最浪漫礼物”,这些萤火虫不单卖,都是论瓶卖。“瓶装”萤火虫身价可不低,1314只报价6570元,999只报价4999元,50只装的也要两三百。“十多年没有近距离见到萤火虫了。”“一闪一闪的好浪漫啊!”萤火虫的悠悠荧光,引发了不少买家的赞叹,可是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份浪漫礼物有些残忍。就连著名作家肖复兴今日也在随笔中感慨一番:这样坐着飞机千里迢迢而来的萤火虫,放飞的还是以前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童话感觉或浪漫感觉吗?

(节选《河南商报》网络版,有删改)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用来描述萤火虫的“町疃鹿场,熠耀宵行”诗句,便是千古绝唱。

B. 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的地方,都有萤火虫种群分布。

C. 萤火虫雄虫和雌虫都能互相用灯语联络,完成求偶过程,可见,萤火虫发出的光对其繁殖具有特殊意义。

D. 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

2.下列关于萤火虫用途的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发光率远不如萤火虫的。

B. 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

C. 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监测。

D. 基因工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把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

3.关于人类活动对萤火虫生存的影响,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自然天敌外,人类是其最大“天敌”,美国和日本是罪魁祸首。

B. 城市的亮光是萤火虫种群减少甚至灭绝的唯一原因,外界灯光会影响萤火虫的发光、飞行、求偶。

C. 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D. 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它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4.根据文意,分析“可是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份浪漫礼物有些残忍”这句话的含义。

5.请根据文本概括出萤火虫对人类的五点意义。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