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和联想
朱光潜

①有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纠纷问题,就是美感与联想。

②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起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节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③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所以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听到声音知道说话的是谁,见到一个词知道它的意义,都是起于联想作用。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

④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邻家的猫儿种种意象总是不由你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从此可知联想的散漫飘忽。

⑤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⑥在“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人看,芳草是很美的。颜色心理学中有许多同类的事实。许多人对于颜色都有所偏好,有人偏好红色,有人偏好青色。据一派心理学家说,这都是由于联想作用。例如红是火的颜色,所以看到红色可以使人觉得温暖;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可以使人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

⑦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钟子期何以负知音的雅名?因他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颀在胡茄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数不尽的例子都可以证明多数人欣赏音乐,都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

⑧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否认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来讲。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要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⑨比如说,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再比如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信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

⑩知道这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会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道德家,你也许会特别欢喜《打鼓骂曹》的戏或是韩退之的《原道》;假如你是古董贩,你也许会特别欢喜河南新出土的龟甲文或是敦煌石窟里面的壁画;假如你知道达·芬奇的声名大,你也许会特别欢喜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它是知觉、记忆和想象发生的充要条件,时刻都在发生。

B. 作者承认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是认为联想本身及其引起的快感不等于艺术美感。

C. 就广义来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因为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D. 美感的产生要求人们聚精会神于孤立绝缘的意象,如果产生联想,就会减少美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第二段以道理论证为主,将联想的类型论述得清晰具体。

B. 文章主要采用举例和引用论证,并且在全文中将美感与联想进行对比来突出联想的特点。

C. 第七段钟子期和李颀的事例证明人们欣赏的是音乐唤起的联想,在音乐之美上一无所得。

D. 第九段两个例子形成类比论证,证明联想经常使人心思迁移从而使人减少美感的获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苹果想起孩子的脸蛋,属于接近联想;而由橘子洲联想到毛泽东则属于类似联想。

B. 有画家反对画中有“表意的成分”,只注意颜色、线纹和阴影,因为他们反对杂联想于美感。

C. 了解了贝多芬在耳聋后坚持创作的故事,你会觉得他的音乐特别优美,但这不是美感。

D. 假如有人看艺术作品只偏重其中的道德教训,他从作品中获得的艺术美感其实并无多少。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