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今公卿群寮皆政教所瞻,而父母之丧不得奔赴。夫仁义之行,自上而始;敦厚之俗,以应乎下。事失宜正,过勿惮改。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冬夏衣服,朝夕禀粮,耗费缣帛,空竭府藏,空赋不辜之民,以供无用之女。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一曰省财用,实府藏。二曰修礼制,绥眉寿。三曰宽役赋,安黎民。此诚国家之弘利,天人之大福也。”奏闻,即弃官去。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党禁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及逢卒,爽制服三年,当世往往化以为俗。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后公车征为大将军何进从事中郎。进恐其不至,迎荐为侍中,及进败而诏命中绝。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因从迁都长安。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亦与司徒王允及卓长史何颙等为内谋。会病薨,年六十三。

(节选自《后汉书·荀爽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党禁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

B. 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党禁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

C. 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党禁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

D. 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党禁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 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C. 谥号是对死去的皇帝、皇后、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给予褒扬的称号。

D. 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爽自幼勤奋,成果丰硕。他从小好学,受到太尉称赞,更加心无旁骛,专心研究经书;党禁解除后,专心从事写作十余年,终成一代大儒。

B. 荀爽积极建言,倡导孝道。他认为公百官应该改正父母去世时不回家居丧尽孝的错误;后来,父母丧期吊丧问疾等情况,也有所改进。

C. 荀爽体恤百姓,关心民生。他建议朝廷遣散过多的宮女,让她们结婚成家,认为这样做可以完善礼制,减省赋役,安定百姓,对国家大有裨益。

D. 荀爽是非分明,操劳国事。他虽受权臣董卓重用,却不与之同流合污,而是暗中与有识之土谋划对付董卓之事,可惜因病去世,没能实现愿望。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