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到歌舞升平的大唐“治世”,前后对照,真是朋相迥异!400年的战乱使中华民族受到空前的大分裂。但是,在这历史浊流的冲击下,她始终未散,依然整体,并且坚强地度过了战乱的黑暗,迎来了“治世”的曙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表现。

——吴枫、常万生《治世沧桑》

材料二  唐朝拥有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再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外族入侵、藩镇割据、武将叛乱、农民起事不断发生,但名义上唐朝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阶段,藩镇势力受到打击,朝廷的权力有所恢复。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三  在统一政权之性质日衰的唐朝后半期以后的年代中,包括北宋和南宋时期,“中国”逐渐变小了。当然,我认为“广义的中国史”是涵盖了契丹帝国、女真帝国和西夏国等国而展开的。但是即便如此国家或政权都是小型的,充其量也仅达到中型规模。

——(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此后,中华民族“始终未散,依然整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运用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句,解释材料三中“唐朝后半期”“统一政权之性质”这一概念。

(3)根据材料三中杉山正明的观点,你认为唐朝后半期以后的年代“广义的中国史”还应涵盖哪些民族政权?

(4)结合所学指出,从“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到两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