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诮(qiào):责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_________)

②扶而道苦之(_________)

③我固尝闻之矣(_________)

④恐其父之不能反也(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

C.欲遇而刺杀之

D.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翻译句子。

(1)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2)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4.读了上面的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