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仿佛若有光  

(2)屋舍俨然

(3)矜、寡、孤、独    

(4)盗窃乱贼而不作

2.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1)[乙]文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甲文中有具体的描绘,这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   ”,“       ”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      ”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4.读了[乙]文以后想一想,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是不是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

5.仿照例句结构,再写一个句子。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